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工伤认定与赔偿常见误区:上下班路上受伤都算工伤?真相来了

时间:2025-08-27 20:26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麻涌律师获悉

无论是从业者还是雇主,对于工伤鉴定和补偿都存有许多不实认知,这些认知常常直接影响受伤害者的根本利益和公司的合规风险。我为你整理出最普遍的认知偏差,盼望能帮你规避这些风险点:

误区1、只要在上下班路上受伤都算工伤。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之规定,工伤认定须满足特定情形,具体而言,需满足以下条件:须发生在通勤途中,且事故责任非由本人承担,或者遭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所引发的意外伤害。需要达成以下三个基本要求:工作时间与行程应当合乎常情,涉及交通事故且伤害源自机动或非机动车辆,或特定公共交通工具的事故;责任认定须由交通管理部门等机构出具,证明本人承担的是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若本人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则不能视为工伤。自己走路摔跤等意外通常不算。

误区2、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才算工伤,抢救过来就不算。

正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条说明,如果在上班期间或者工作岗位上突然生病去世,或者病发后四十八小时内抢救失败而去世的,都算作工伤情况。核心要素包括:首先,时间与地点限定为工作时段内且在办公场所;其次,健康状况转变需为骤发性质;再者,须满足发病后48小时死亡期限要求(计时起点为医疗机构首次确诊时刻)。若救治延续超过48小时导致离世,一般不视作职业相关伤亡(此情形常引发较多分歧及伦理探讨)。要是突发疾病没造成身故,又或者救治持续两天多后才离世,通常不算是工伤,不过要是病症直接源于工作,那另当别论,这属于职业病或意外伤害,评估依据也不一样。

误区3、单位内部报销了医疗费就等同于认定了工伤。

单位自行处理员工医疗开销,无论借助福利或商业保障,都不代表法律上视作工伤。工伤的官方判定,需社保管理机构,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进行核实,并出具正式的工伤认定文书。缺少这份官方文书,后续的工伤补偿,诸如伤残抚恤金、生活补助等,均无法领取。私下给予的赔偿或报销,无法取代法定的认定流程。

错误观念四:出现职业伤害时,企业或作坊会提议工作人员动用居民医疗本进行住院诊疗。

工伤事故一旦发生,切记不可动用居民医保卡进行诊疗。若动用该卡,住院时需谎称是在家中操作时不慎受伤,但此说辞与工伤实情相悖。这样做不仅可能面临骗保的刑事处罚,还会对后续的工伤鉴定造成阻碍。

误区5、伤情轻微/没住院/没骨折就不算工伤。

工伤的确认不考虑伤害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中列出的认定或视同工伤的情况。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哪怕只是轻微的扭伤、刮伤、软组织损伤等,只要是在工作原因下、工作时间内、工作场所中发生的,或者符合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比如职业病),都应该被判定为工伤。伤害程度高低仅关系到工作能力评估的级别和补偿准则,但与工伤的确认没有关联。

误区6、申请工伤认定必须等伤情稳定或治疗结束。

申请工伤认定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企业须在事故损害产生之时,或被确诊、鉴定为职业病后三十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的请求(特殊情况得酌情延长)。倘若企业未依规申请,工伤人员及其亲属、工会团体则可在事故损害产生,或确诊、鉴定为职业病后一年内,自行进行申请。申请工伤认定期间,伤情或许尚未稳定,治疗过程也可能尚未完成,但必须立刻启动认定流程。倘若等到伤情完全稳定后再去申请,极有可能耽误一年的法定时限,最终造成无法获得认定。

误区7、只有用人单位才能申请工伤认定。

依照误区六的说明,若单位未于三十日内申请,工伤人员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例如配偶、父母、子女,抑或工会组织,均可在一年期限内向社保行政部门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误区8、员工违章操作受伤,单位就不用负责/不能认定工伤。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所确立的“无过错责任”规则,只要满足工伤认定标准,比如是在工作期间、工作地点因工作事务,即便雇员实施了轻微违规行为,且不属于故意犯罪、酗酒吸毒、自残自杀等法定的排除情形,也理应被判定为工伤,雇主方面仍需承担相应义务。雇员的不当行为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范畴,公司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处置,但这并不会对工伤的认定构成干扰。

错误观念是,公司为职员支付商业险,然后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退款,就以为公司已经完成了工伤鉴定和赔偿的责任。

依照《社会保障法》的要求,公司有责任为职员支付社会保障金。社会保障金与商业保险存在差异,两者无法相互替换。即便雇员获得了商业保险的赔偿,依然能够向公司索取工伤赔偿。

误区10、用人单位让劳动者做伤残鉴定。

正确的是,伤残评定同工伤没有关联。伤残评定是在侵权诉讼中进行的评定,比如发生交通事故受伤时就需要进行伤残评定。在工伤情形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评定麻涌镇律师 ,劳动能力评定需在工伤确认之后,向市级劳动能力评定机构提出申请。劳动能力评估的基准比伤残评估的基准要宽松,举例来说,在工伤事故中通常单是肋骨骨折就可能被判定为10级劳动能力评估,然而在交通事故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六根肋骨同时受伤才能构成10级伤残。

后续,作者会根据执业经验继续添加误区。

在这里,温馨提醒劳动者:

出事时立刻用手机拍摄或录制影像资料,包括事故现场和受伤部位,同时联系公安部门请求支援,并寻找当时在场的人作为证明,务必保管好所有与工作关系相关的文件,例如诊疗单据、出行凭证、薪资证明、雇佣合同、工号证件、出勤记录等,凡是能说明工作性质、事件始末和身体损伤状况的资料都要完整保留。

法律是弱者的铠甲,但只有穿上它的人才能真正受到保护。

麻涌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