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麻涌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machonglsh.com 麻涌律师事务所 免费法律咨询
|
法治资讯
佛山南海区:“工会+”模式为职工化解5000多件“烦薪事”
劳动争议纠纷处置期限下降16%、仲裁案件立案数降低下降17.2%、案件调处质量提升18%、案件调解成功率提升22%……作为2023年全国第一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培育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经过一年的努力,结出了同比“双降双升”的硕果。
各单位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流程。单位供图
打造佛山首个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2021年2月,南海区总工会选取里水镇作为试点,建立佛山市首个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联调中心”),成功探索出一条富有成效的“工会+”裁调对接工作机制。
与以往由职工在发生劳资纠纷便直接提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不同的是,“联合调解”对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先实行“诊、调、裁”三步走的工作流程,将尚未进入司法程序的劳资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为职工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争议解决平台,有效减轻了职工的诉讼负担,也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
在南海区总工会的指导下,2023年里水镇又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率先按照“1个中心、2个服务站”的服务理念,不仅在镇劳动争议仲裁庭设立了1个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还根据职工的分布情况,分别在里水的北部和桂工业园“职工·家”以及里水南部的南海区工人文化宫里水宫两个工会阵地分别设立工会法律服务站,定期驻点工会调解团队,为劳资双方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让职工能够就近快速便捷享受到更加贴心的工会服务,此做法入选全国第一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进行培育。
“经过一年的培育,‘联调中心’实现‘双升双降’。”南海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会+”裁调对接工作机制,助力职企双方成功实现少去程序拖累而省时、一次就地解决而省力、不用参加诉讼而省心、没有费用支出而省钱的‘四省’效果,一方面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快速维护,另一方面使企业减少因仲裁、诉讼而产生的诉累,避免因败诉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大大节约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实现多赢的效果。
“工会+”模式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2023年,南海区总工会、人社、司法、法院、工商联和税务等6个部门,联合出台《南海区关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联调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南海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进行了系统创新,积极打造以调裁审对接为主,调解、监察、仲裁、诉讼“四位一体”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在南海区法院的诉前和解中心设立工会法律服务站,对劳动人事争议诉讼案件进行诉前、诉中调解。
同时,南海区还以区、镇(街道)两级调裁审中心为综合平台,在全区七个镇(街道)人社仲裁庭全部派驻专业调解组织,对劳动人事争议进行全面调解,力争将区镇两级工会打造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娘家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贴心人。
工会+人社+法院+司法行政的联调机制,通过共同下锚,共同铺轨,协同发力,互相成就,发挥机制的综合优势和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实现全过程、各层级之间的协调联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统计,2023年,南海调裁审一体化中心共受理案件5643宗,较2022年提升279%,成功调解2936宗,较2022年提升220%,维护职工权益涉及金额6310万元,较2022年提升74%。
“调裁审一体化联调机制,真正实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使更多的劳动争议通过协商、调解的软性方式得到妥善处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南海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多部门联合的调裁审对接工作机制发挥成效,结出硕果,证明了“工会+”模式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而“工会+”的成果,同时也是区总工会“跳出工会看工会,走出工会干工会,资源汇聚成果共享”工作思路的成功实证案例。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万梓浩)